【小安觀市·A股周刊】國內經濟整體仍延續趨勢性修復,預計貨幣政策后續整體維持穩健偏寬松基調,A股有望長期向好
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達4.5%,超出市場預期,同時結構上看消費復蘇、地產修復、基建投資等拉動項目持續發力,支撐國內經濟修復韌性。流動性方面,貨幣政策預計仍將維持穩健偏寬松。中美就經貿問題進行交流,市場情緒出現一定回升跡象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助力。A股有望長期向好。
本周回顧:
本周市場整體收跌。
從寬基指數的情況看,科創50下跌0.14%,中證1000下跌0.85%,中證500下跌1.34%,萬得全A下跌1.41%,深證成指下跌1.64%,上證綜指下跌2.16%,創業板指下跌2.16%,滬深300下跌2.37%,上證50下跌2.8%
從行業的表現來看,本周漲幅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公用事業(1.08%)、通信(0.37%)、環保(0.24%)、汽車(0.19%)、機械設備(0.04%);本周下跌幅度較大的五大行業分別是煤炭(-6.22%)、建筑裝飾(-3.82%)、非銀金融(-3.73%)、房地產(-3.48%)、石油石化(-3.21%)。
全球主要指數 (截至5月26收盤) |
價格 |
變化 |
漲跌幅 (%) | |
上證綜指 |
3,212.50 |
-71.04 |
-2.16 | |
深證成指 |
10,909.65 |
-181.71 |
-1.64 | |
滬深300 |
3,850.95 |
-93.59 |
-2.37 | |
上證50 |
2,559.61 |
-73.77 |
-2.80 | |
創業板指 |
2,229.27 |
-49.32 |
-2.16 | |
科創50 |
1,038.66 |
-1.50 |
-0.14 | |
道瓊斯指數 |
33,093.34 |
-333.29 |
-1.00 | |
標普500指數 |
4,205.45 |
13.47 |
0.32 | |
納斯達克指數 |
12,975.69 |
317.79 |
2.51 | |
英國富時100指數 |
7,627.20 |
-129.67 |
-1.67 | |
恒生指數 |
18,746.92 |
-703.65 |
-3.62 | |
日經225指數 |
30,916.31 |
107.96 |
0.35 |
數據來源:Wind;2023.5.22-5.26
當前對市場的判斷:震蕩整固。
1、盈利方面,國內經濟整體仍延續趨勢性修復,但復蘇進程放緩。Q1我國GDP同比增長達4.5%,超出市場預期,同時結構上看消費復蘇、地產修復、基建投資等拉動項目持續發力,支撐國內經濟修復韌性。然而4月經濟、金融數據低于預期;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持續下降;工業生產、投資、外貿等高頻數據偏弱,或表明當前經濟內生動能不足,經濟復蘇進程放緩,仍需后續政策擴內需、穩增長。
2、流動性方面,貨幣政策預計仍將維持穩健偏寬松,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助力。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提出“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在經濟復蘇、社融向好的背景下,一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紀要顯示,對于貨幣政策的基調,會議刪去上期的“逆周期調節”表述,強調“搞好跨周期調節”,反映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向好,穩增長的緊迫性有所下降。預計貨幣政策后續整體維持穩健偏寬松基調。
3、市場情緒方面,中美就經貿問題進行交流,市場情緒出現一定回升跡象。海外方面,美聯儲5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官員對于后續進一步加息的看法存在分歧,疊加近期美國多項經濟指標上修,市場對于6月繼續加息的擔憂升溫,對于降息時間的預期也延后至11月前后。國內方面,近期中美雙方就美對華經貿政策、半導體政策、出口管制、對外投資審查等進一步進行交流,并釋放積極信號,對市場情緒構成一定提振。
行業配置:
國內短期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疊加美國短期經濟數據超預期,引發外資持續流出以及A股持續回調震蕩。站在當前時點,仍然建議對經濟發展的脈絡和節奏客觀理性看待,著眼全年,把握基本面實際變化,均衡布局:
(1)盤活存量資產,激活國有資產引領經濟復蘇:把握“中特估”主題,尋找真正能改善企業經營效率、提升盈利的央國企;
(2)全球經貿格局大變化:把握“一帶一路”主題,尋找能在新興貿易伙伴的合作中真正受益的進出口貿易和服務業優質企業;
(3)科技提升經濟發展效率:保持對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半導體等具備提升人類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真正科技行業,眼光長遠,展望未來。
尊敬的投資者: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鸩煌阢y行儲蓄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平安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鸸芾砣?、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